| 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和收集 |
| 发布日期:2025-10-21 来源:武汉云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:办公室 浏览次数:1248 字体: 小 中 大 |
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个人成长轨迹、反映德才表现的重要载体,是组织人事管理、人才选拔任用、权益保障的核心依据。其归档范围的科学性与收集工作的规范性,直接决定了档案的利用价值和管理效能。 人事档案归档的原则与依据 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与收集工作,必须遵循法定原则与实操标准,确保档案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规范性和时效性。 (一)核心工作原则 (1)真实原则:归档材料必须真实反映个人实际情况,严禁伪造、篡改、虚报信息,所有材料需经组织核实确认,确保凭证效力。 (2)全面原则:围绕个人自然情况、政治表现、学习工作经历、德能勤绩廉等核心维度,全面收集各类关键材料,避免重要信息缺失。 (3)及时原则:把握材料形成的关键节点,如毕业离校、职务变动、考核奖惩等,及时收集归档,防止材料积压、遗失。 (4)规范原则:归档材料需符合格式标准、手续完备,书写规范、载体合格,确保档案的规范性和长期保存价值。 (二)主要政策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组织人事政策,核心依据包括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》《干部档案工作条例》《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》等。此外,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还需参照《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办法》,流动人员档案需遵循《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》等专项规定。这些政策文件共同构成了人事档案归档范围与收集工作的制度框架。 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 人事档案归档范围覆盖个人从入学、就业到退休(或终止劳动关系)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材料,按性质可划分为十大类,各类材料具体内容如下: (一)履历类材料 此类材料是记录个人基本情况和经历轨迹的基础载体,主要包括: 各类履历表(干部履历表、公务员履历表、职工履历表等)及属于履历性质的登记表; 个人简历材料(需经组织核实); 更改姓名、民族、籍贯、国籍、入党入团时间、参加工作时间等身份信息后的更正履历材料。 履历类材料需确保信息连贯完整,准确反映个人身份演变和经历变迁,为档案利用提供基础索引。 (二)自传与思想类材料 此类材料反映个人思想动态、政治立场和自我认知,主要包括: 自传(个人撰写的系统反映自身成长经历、思想演变过程的材料); 思想汇报(尤其是党员干部、入党积极分子的定期思想汇报); 个人对重大政治事件、突发事件的认识和表态材料; 其他具有自传性质的自我陈述材料。 (三)考察考核与鉴定类材料 此类材料是组织对个人德能勤绩廉的评价记录,是人才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,主要包括: 日常考察材料(干部考察登记表、民主测评表、谈话记录等); 定期考核材料(年度考核登记表、任期考核登记表、绩效考核报告等); 专项考核材料(援藏援疆、挂职锻炼、重大任务专项考核鉴定等); 岗位变动鉴定材料(工作调动、转业、转岗等情况下的组织鉴定); 后备干部选拔考察登记表(提拔使用后归档)。 (四)学历学位、培训与专业技术类材料 此类材料反映个人学识水平、专业能力和职业资质,主要包括: 学历学位材料:高中/中专毕业生登记表、普通高等教育/成人高等教育/自学考试/党校/军队院校的报考登记表、入学考试成绩表、学籍登记表、学习成绩册、毕业生登记表、授予学位的决定、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复印件、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; 培训材料: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各类培训(学习、进修)登记表、考核登记表、结业鉴定表等; 专业技术材料: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、职业(任职)资格证书复印件;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、申报表、聘任审批表;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; 科研学术材料:当选院士、遴选博士生导师的相关材料;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表;县处级以上认定的专业拔尖人才材料;科研成果鉴定材料、重大影响的著作论文目录等。 (五)政治面貌类材料 此类材料记录个人政治归属和组织生活情况,主要包括: 党组织材料:入党申请书、入党志愿书、转正申请书、政治审查材料(政审结论、外调证明)、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、预备党员教育考察登记表;党员民主评议材料、党员登记表;取消预备党员资格、劝退除名、退党、恢复党籍等相关审批材料; 团组织材料:入团志愿书、团组织关系转移证明等; 民主党派材料:加入或退出民主党派的申请、审批材料等。 (六)奖惩类材料 此类材料记录个人荣誉表彰与纪律处分情况,主要包括: 表彰奖励材料: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、人民团体授予的嘉奖、记功、荣誉称号等审批表、推荐表、先进事迹材料;各类表彰奖励证书复印件(需经组织核实); 纪律处分材料:处分决定、上级批复、调查核实报告及主要依据;本人对处分的意见、检查交待材料;解除(变更、撤销)处分的相关材料; 涉法材料: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、法院刑事判决书/裁定书;公安机关行政拘留、限制人身自由等行政处理决定。 (七)招录聘用、任免调动与劳动关系类材料 此类材料反映个人职业准入和岗位变动情况,主要包括: 招录聘用材料:录用(聘用)审批(备案)表、选调生登记表及审批材料、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登记表、应征入伍登记表、招工审批表;取消录用、解聘材料; 任免调动材料:干部任免审批表及考察材料、试用期满审批表;公务员登记表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(单位)工作人员登记表;干部调动审批材料、调任审批(备案)表;援藏援疆、挂职锻炼推荐登记表; 转业退休材料:军人转业(复员)审批表、授衔(警衔、关衔等)审批表;退(离)休审批表、待遇核定材料; 劳动关系材料:劳动合同备案表、解除/终止劳动合同证明(需组织核实)等。 (八)工资福利与待遇类材料 此类材料记录个人薪酬保障和相关待遇情况,主要包括: 新增人员工资审批表、转正定级审批表; 工资变动(套改)表、提职晋级工资审批表、奖励工资审批表; 工资停发(恢复)通知单、津贴补贴核定表;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审批材料、解决待遇问题的批复文件等。 (九)出国(境)与代表资格类材料 此类材料反映个人涉外经历和社会参与情况,主要包括: 出国(境)材料:因公出国(境)审批表、在国(境)外表现鉴定材料;外国永久居留证、港澳居民身份证等复印件(需组织核实); 代表资格材料:党代会、人代会、政协会议、民主党派代表会议等当选委员/代表的通知、简历、登记表等材料。 (十)其他重要材料 此类材料为补充性关键材料,主要包括: 体检材料:录用体检表、反映严重慢性病或身体残疾的体检报告; 工伤材料:工伤致残诊断书、伤残等级认定材料; 治丧材料:生平介绍、非正常死亡调查报告等; 档案管理材料:干部人事档案报送单、材料接收登记表、档案审核说明等; 高校毕业生专项材料:新生军训材料、本科生/研究生档案材料清单(需学院盖章确认)等。 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 人事档案收集是归档工作的前提,需建立系统化工作机制,确保材料及时、完整、合规归集。 (一)收集责任主体与分工 组织人事部门:作为档案管理核心责任主体,负责制定收集制度、明确收集范围、统筹协调材料归集,对收集材料的真实性、合规性进行审核; 材料形成部门:各业务科室、基层单位需在材料形成后及时整理,按规定时限移交组织人事部门,如考核材料由考核办形成、奖惩材料由纪检监察或表彰部门形成等; 个人配合责任:个人需主动提供应归档的个人材料(如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、出国(境)相关材料),并对材料真实性负责。 (二)收集的关键节点与流程 定期收集:建立常态化收集机制,按季度或年度集中收集年度考核、工资变动、培训学习等常规材料;高校需在毕业生离校前(如每年7月1日前)集中收集学籍、党团、奖惩等材料; 节点收集:把握重要时间节点专项收集材料,包括: 入职录用阶段:收集招录聘用审批表、体检表、学历学位认证等材料; 职务变动阶段:收集任免审批表、考察材料、调动介绍信等材料; 奖惩表彰阶段:收到奖惩决定后15个工作日内收集相关材料; 毕业离校阶段:高校需督促毕业生填写档案迁转信息,核对无误后归集全部在校期间材料; 收集流程 (1)材料移交:形成部门填写《干部人事档案资料接收登记表》,注明材料名称、份数、形成日期,经负责人签字盖章后移交; (2)材料接收:档案管理部门核对材料与移交清单的一致性,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存档; (3)补遗完善:对缺失材料列出清单,及时向形成部门或个人催收,确保材料完整。 (三)收集材料的质量要求 内容合规: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文件,内容真实完整、逻辑清晰,无遗漏关键信息; 手续完备:规定需组织审查盖章或个人签字的材料,必须有完整签章,如干部任免审批表需按权限签字审批,党员材料需有党支部盖章; 书写规范:一律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,严禁使用圆珠笔、铅笔、纯蓝墨水及复写纸;电子版材料需签名的必须手写签名,不得涂改、贴补或进行技术处理; 载体标准:归档材料需使用A4纸,表格需按规定格式打印(如高校毕业生档案材料清单需20人/页,不得更改格式),复印件需清晰可辨并注明“与原件核对无误”; 分类整理:移交材料需按归档范围分类排列,高校毕业生材料需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序,个人材料需按时间顺序或类别顺序整理,便于后续归档装订。 (四)特殊群体档案收集要点 高校毕业生:区分本科生与研究生归档范围,确保学籍材料(如论文答辩决议、培养材料)完整;党员材料需严格审核,正式党员或档案转出的预备党员材料归入档案,未转出的预备党员材料暂不归档;档案材料清单需一式两份,学院签字盖章后一份归入档案,一份留存备查; 流动人员:重点收集劳动关系证明、社保缴费记录、档案转递通知单等材料;确保跨单位调动时材料完整移交,避免出现“档案断档”; 干部队伍:落实“凡提必审、凡进必审、凡转必审”要求,收集材料时同步审核“三龄两历一身份”信息一致性;专项收集经济责任审计、重大任务表现等针对性材料。 (五)收集工作的风险防控 真实性核查:通过学历学位认证平台、单位函询等方式核实材料真伪,重点核查学历、职称、奖惩等关键信息; 完整性排查:建立材料缺失台账,对未按时移交的材料跟踪催收,确保无重要材料遗漏; 合规性审查:检查材料格式、签章、书写规范等是否符合要求,对不符合规定的材料退回整改; 安全管理:收集过程中做好材料保密工作,避免材料丢失、泄露,电子材料需加密存储。
武汉云典档案管理SEO关键词:武汉档案整理、武汉档案公司、武汉档案整理公司、咸宁档案整理、咸宁档案公司、武汉档案数字化、咸宁档案数字化、湖北武汉档案整理、湖北武汉档案数字化、湖北武汉档案修复、咸宁档案修复、武汉档案、咸宁档案、湖北档案公司、湖北档案整理、武汉档案用品、咸宁档案用品、云典档案整理公司 |
|
|
|
上一篇:为泄私愤竟甘当“内鬼” 下一篇:没有了 |
|